犯罪學

 何謂風險樹理論?此理論認為產生犯罪的原因有哪些?


36. 烙印式或標籤式恥感與整合式恥感有何差異?請舉例說明。
37. 試論述犯罪學理論之發展走向「科際整合」之必要性

刑法

甲與妻子乙離婚後,屢次要求復合,均遭乙拒絕,因此懷恨在心。某日深夜,甲跑到乙住處縱火,當消防車來到現場滅火時,消防員丙聽說屋裡有人,於是衝進裡面救人,未料火勢太大,丙最後因樓層坍塌而喪身火窟,乙的住處也遭燒毀。試問:甲的刑責為何?

1.瀆職罪
甲酒駕撞死丙加上又造事逃逸,因不想坐牢於是行賄審判法官乙,乙收下甲500萬後,竟將造事責任推給丙,僅輕判過失傷害,不負有義務遺棄致死罪,問乙罪責?
2.收賄_行賄
甲經公務考試及格,嗣受訓合格後分發為稅捐處稅務員,尚未就職前,其友乙因漏稅事實,正在該稅捐處處理中,獲悉該案由甲承辦,遂往請託,希圖免罪。甲要求以十萬元酬勞,經乙允諾付款,待甲到職,該案已由丙接辦,甲深感無以向乙交代,乃以所收稅款中之五萬元交丙,說明乙為其朋友,請丙免於處罰,為丙當場拒絕,問甲乙刑責?
防礙秩序
3.甲從小就想除暴安良,於是在網路上購買警察制服,某日冒充警察對路人乙實施臨檢,甲之行為成立何罪?
4.偽造公印、防礙秩序、竊盜與詐術判斷
某日,甲前往制服店購買整套警察制服,以印表機自製警察服務證,並偽刻某市警局的公印蓋在其上,把自己裝扮成警察。於夜間,站在路口實施臨檢勤務。起初甲隨機欄下一名騎機車的老翁A,以懷疑其身上藏有槍械為由要求搜身,趁機摸走A的皮包。接著以同樣手法,擬竊取B現金財物。不料,B馬上發現其口袋皮夾不異而飛,旋即揪住準備逃逸的甲嫌,並報警處理,問甲的刑責應如何論處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w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